逆水行周 分节阅读 911(2 / 2)
黑夜里看不清具体人数,看上去大概还是有三十余骑。
侯莫陈琼对于追兵这种不死心的韧劲倒是有些佩服,再分兵六十余骑去驱赶追兵,二比一的兵力优势,绝对能赶走对方。
果不其然,那六十余骑拦住追兵前进的方向,一同消失在夜幕之中,最后那三十余追兵终于被赶跑,侯莫陈琼觉得终于清静了,一门心思向北赶路。
看看天色,估算一下时间,他觉得以目前赶路的速度,大概中午前就能赶到离狐,而届时己方大军还能有多少人能逃出来,不得而知。
没有马,靠两条腿跑是跑不远的,若能逃过最初的追杀,那些溃兵只能躲在野外某处,看看能否躲过搜查,而能够逃出来的骑兵,又有多少会抵达离狐还是个问题。
若没有备马,靠着一匹马不停的跑,即便跑到地方马也不行了。
侯莫陈琼一行有备马,所以这不是问题,关键在于他逃到离狐城后,能守多久是个问题,官军惨败的消息必然很快扩散出去,届时人心惶惶之下,保不齐有人会起别的心思。
兵败如山倒,说的不光是战场上,惨败影响的不光是将士的士气,还会影响人心,一旦众叛亲离,万事皆休。
侯莫陈琼正思索间,有马蹄声接近,他第一反应是离队驱赶追兵的那些骑兵归队,然而旁边部曲的惊呼让他为之一愣:“追兵追兵又靠过来了”
循声望去,侯莫陈琼发现东面旷野里又有数十骑向己方靠过来,看样子就是刚才一直紧追不舍的追兵。
这就有些奇怪了,因为侯莫陈琼明明记得对方一开始兵力最多百骑,后来依次分了四拨妄图拦截自己,对方每拨人马都是三十余骑,刚好就那么多,怎么现在还有数十骑
他每次分派出去驱赶对方的那些骑兵,数量占绝对优势,不可能让对方还有机会再追上来。
侯莫陈琼刚要下令分兵去驱赶新一拨追兵,却惊觉自己身边不过五十余骑。
敌我双方刚遭遇时,他一行人共计三百出头,对方最多勉强百骑,结果不知不觉中,己方就剩下五十余骑,转头看看几乎和己方齐头并进的追兵,也有差不多六十骑的数量。
对此,侯莫陈琼不由得错愕:本来三比一的兵力优势,怎么变成一比一了
这是怎么回事
第二百一十七章 疑惑
旭日东升,霞光万丈,晨曦洒在宇文温黑黝黝的脸上,让那些末端起卷、发黄的头发、眉毛十分显眼,全身上下到处都是烟熏火燎的痕迹,看上去特别凄凉。
不光宇文温,身边的侍卫、士兵,还有那些身着白色裲裆颜色已经变成黑白混搭的青壮,大部分人看上去基本是除了眼白和牙齿是白的,脸全都是黑的。
如果不知情的人在场,会以为这些男子全都是某个黑窑里刚被解救出来的苦工。
昨夜一场大火,在众人的奋力扑救之下终于熄灭,而眼前余烟袅袅的现场,就是历经大火的囤粮之处。
众人面前,是一座座高大的粮仓,有的粮仓已经烧毁,有的粮草烧毁大半,有的粮仓烧毁些许,而有的粮仓安然无恙。
这些粮仓,存放着足以供应数万人数月所需的粮食,在大火之中差点付之一炬,亏得众人奋力扑救,只损失了大概四分之一的粮食。
一晚上忙着救火的宇文温,见着努力没有白费,心中颇为欣慰,侍卫端来水盆,他伸手捞起浸水的手帕抹了一把脸,上面尽是烟灰。
宇文温身为全军主帅,不可能亲自冲进火场动手,毕竟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就不妙了,更别说即便他要冲,左右也会拼命拦住。
但他坚持现场指挥,免得没有人统一调度救火队伍导致火势失控,不想眼睁睁看着大量粮食付之一炬。
粮仓很多,火场十分危险,既便宇文温只是在火场边指挥,也差点被一座因为着火而倒塌的粮仓活埋。
还好众人及时撤退,那座倒塌的粮仓没有造成伤亡,但倒地时喷出的大量火星和烟灰,糊了周围众人一脸。
宇文温的头发、眉毛被火星弄得有些打卷,末端有些许发黄,身上衣袍被火星烫出许多小洞,脸黑乎乎的,像被烤焦了一样。
洗完了脸,宇文温觉得精神一振,坐在一辆推车残骸上休息,看着东边朝阳升起,看着四周正在打扫战场的士兵、青壮,感慨万千。
精心策划了不知多少个日夜,认真准备了不知道多久,好不容易打了一场大胜仗,可真不容易啊
宇文温感慨着,这可不是无病呻吟,若作为旁观者,看打仗会觉得很轻松,可作为亲历者,却知道其中凶险万分。
世上没有不败将军,胜负乃兵家常事,他肯定也不例外,所以每次策划作战,宇文温都先考虑自己若失败了该如何面对。
兵法说得好,未谋胜先谋败,打仗时盲目乐观,迟早要兵败身亡,宇文温时刻牢记这一点,丝毫不敢松懈。
现在打了胜仗,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但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伙夫们临时热好的炊饼,被人一筐筐挑到现场,宇文温拿起一个啃着,边吃边看排队领炊饼的青壮们。
他说话算话,既然说过救火就能吃炊饼,那么这些刚投降或被俘的青壮既然已经参加救火,现在就一定得吃到炊饼。
几名军吏上前,将一本本小簿子交到宇文温手上,他大概翻了翻,看看上面记载的名字和手印,看了一会,吩咐刚赶到的虎林军主将田正月:
“你马上安排人手,把这上面记着名字的人全都挑选出来,组织新兵营,休息两日马上操练。”
“末将领命”
田正月接过小本子,正要去挑人,见着宇文温一身烟灰、满脸疲惫,不由得关切道:“大王,还请莫要太过劳累,不如先休息一会。”
“无妨,这算什么”宇文温站起身,来回走了几步,“将士们如何了”
“回大王,正在轮流休息。”
“很好,你也别太累了。”
“多谢大王关心,末将告退。”
田正月行礼告退,带着部下和军吏去选人,宇文温把目光转向眼前排成一道道长队领炊饼的青壮,颇为满意。
刚投降就被组织起来进入火场救火,这些青壮可以选择应付了事,可以选择出工不出力,实际上确实有很多人是这样,但也有人很卖力,表现出色,而且为数不少。
哪怕这些人只是为了炊饼,也比其他人的表现要突出,若严格训练一番,必然是好兵。
一支军队,只要参加战斗就必然出现伤亡,虎林军这两年来不断作战,伤亡当然有,然而战事紧急,宇文温不可能只在西阳招兵建新兵营,所以要一边打仗一边补充兵员。
经过挑选的降兵、俘虏,还有老实巴交的青壮,随时补充到虎林军中,有些新兵是从来没杀过人的平民,经过新兵营的强化训练后,就在战场上跟着老兵学习如何战斗。
所以即便恶战不断,如今的虎林军兵力不但没有减少,反倒增加了一千,在战场上学习战斗的新兵,成长速度极快。
虎林军打仗讲究纪律,靠严格的纪律和强敌作战,而守纪律不是一朝一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