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超级帝国 分节阅读 335(2 / 2)
此时的他更不知道的是,如今的大明京师,皇宫之中,朱祁镇大为震怒,他一边直接下令让于谦出面,统帅全军,调拨五万大军南下,准备一举扫灭所有叛军,而且他还下旨给于谦,叮嘱他一定要在江南进行镇守一段时间,目的自然在于扫清一切反对他这个皇帝的势力。
为此,他不仅调拨了大量的精兵良将给于谦,还让王骥这个已经年过半百的重臣调到了他麾下,让他二人一起平定叛乱。
于谦作为内阁首辅,居然被调到前线去担任军事上主帅,这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于谦也即刻率兵出发了。
这在外人看来,这是朱祁镇对于这次平叛的重视。
但事实上,这是朱祁镇的一石二鸟之计,他对于那些叛军根本就没有看在眼中,真正让他派于谦南下的原因,还是在于想趁此时机,将江南整肃一遍。
这就是朱祁镇的特别之处,他其实早就想这么做了,只不过一直没有找到机会,这次正好,派遣于谦出马,叛乱就是一个最好的借口。
大明朝廷派出重兵南下,并且领兵之人还是内阁首辅于谦,这既是一位朝廷重臣,也是一位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
消息传到江南,不少叛军都人心惶惶,害怕不已,纷纷逃散,有些叛乱的官吏,也纷纷反正,宣布与宁王断绝关系。
这下,宁王府内,作为造反的核心,宁王颇为气愤,但是他也没办法,那些人都是墙头草,之前之所以投降他,自然是因为他强逼加上贿赂所致,如今朝廷派出了于谦这位威望颇高的统帅,又派出了精兵五万。
要知道那可都是南征北战的边军,火器众多,而且打过瓦剌、鞑靼、女真等外敌,这样的精锐士卒可不是他们这些位于江南,养尊处优的卫所兵所能比的,就算是宁王,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自己麾下的七八万人根本不是其对手。
他麾下的人马顶多算是乌合之众,要想对付朝廷派出的五万精锐大军,几乎没有胜算。
更何况,这次朝廷不止是让于谦率领五万大军南下,而且坐镇在两广的王骥麾下也有一支赫赫有名的狼军,这支军队人数不多,但是都是精挑细选的,有一万人,而且其中三千人马都是侗族,都是山中的山民组成,战斗力极为强悍,而其他人有着收服的海盗以及训练火器多时的良家子弟,仅仅这一万大军,就让宁王喝一壶了。
如此南北夹击,恐怕很快他就要被打回原形
如此危急时刻,宁王第一时间想到了蜀王,作为藩王,他当然清楚此时能够救他的就只有蜀中地区的藩王蜀王了。
只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蜀王离他太远了,若是等他来救援,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而且,他并不知道,此时的蜀王,也已经开始退缩了,当他知道朝廷派了于谦这位主帅南下之后,他第一时间就掩盖了造反的迹象,将某些知情者秘密处决了。
各地的藩王也都如此,他们在得知此事之后,很快就恢复了平静。
倒是其中一位藩王,似乎并无顾忌,反而更加上窜下跳,开始到处活动,这让暗中监视的锦衣卫都觉得此人真是不作不死,这样下去,迟早要玩完。
另一边,东番岛上,李江派出的送信之人已经到达了东番岛。
此时驻守在此地的水师主官已经换成了王海滨。
因为宁王造反,李江已经派出了王海滨作为主官镇守在东番岛,为的就是一有什么事情,能够迅速处理。
这不,李江的最新命令来了
接过文书,王海滨仔细查看起来,果如正如他所想的那般,李江的命令与他不谋而合。
原来,李江的命令就是让王海滨率领水师舰队游弋在大明东南外海,伺机而动,与盘踞在周围的各个岛屿“海盗”一起合作,迅速转运一些想要离开大明的人。
这种手段,其实已经不止是李江第一次使用了,为了移民更多的人口,李江虽然不至于对大明开战,但是会使用各种办法获得人口,无论他们是什么人,只要不是白莲教徒这种宗教分子,其他人都可以接受。
而这些人到了汉华王国地盘,那就是是龙都得盘着,所以李江根本不担心他们会危害汉华王国的统治。
第七百零二章:大变天
对于这些叛军的安排,李江其实早就有了一些计较,他觉得只要不是什么危险分子,那就将其送到澳洲去,反正此时澳洲正在进行一年一度的大开发行动,目前新兰府与几个府都缺人,而且缺少的都是种地放牧的人。
这些人尽管是南方人,但是澳洲南部的气候正好语气相似,所以去了那里,完全不用担心气候问题。
而且,那里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早已建成了好几个大城池,只是因为人口的原因,显得人丁稀少,不怎么繁华,但若是将这些人送去,至少能够增添点人气。
要知道,初步估计,这些人至少有接近二十万人,这么多人显然一次性是晕不过去的,而且大明也不会允许这么多人一起离开,毕竟他们是叛军不是。
所以这些人都只能通过各种关系途径逃到海上,而后再前往各个“海盗”占据的岛屿,如此到了那里之后,他们才会有机会前往东番岛,否则汉华王国水师是不会主动靠岸来接他们的。
毕竟这样做是极为危险的,不是说大明有能力威胁水师,而是因为这样做会影响大明与汉华王国的关系。
因为你这样做,就等于是入侵大明了,但如果你能够不靠岸,在还是,那没有人去管你,大明也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而且就算他们有意见,汉华王国也有理由。
他们完全可以推脱这些人都已经逃到海外了,而所逃的地方都是他们的领地,严格来说,是属于俘虏,必须将其送到澳洲去进行劳役。
当然,这“劳役”也只是一个借口罢了,事实上,大明也同样知道这其中的猫腻,但是这起码听上去不会有损大明的颜面。
其实这也是大明故意纵容,否则他们怎会连这么多人都阻难不住,要知道大明的水师,也不是摆设,怎会看着这些人乘坐各种舰船离开大陆,他们之所以不去阻击,其实就是于谦下达了指令,让他们我无需去管,这些人在大明,就是隐患,还不如让他们前往汉华王国,于谦深知这些人只要进入了汉华王国,就永远也回不了大明了,如此隐患自然也就消除了。
而且这些离开之人,几乎都是叛军还有当地的士绅,可是士绅们离开能够带走的就只有一些金银珠宝,但最为重要的田地他们是带走不了的,而这些田地恰恰就是于谦,哦不准确的说是朱祁镇所想要的。
如今的江南早就不是大明初期那种地广人稀的时候了,百姓们能够种的地少之又少,大部分都成为了大地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