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 / 2)
忍住笑,说道:“别逗了,跟我走。”
“有什么奖励”此刻的陈浩完全就像邻家撒娇的小男孩,眼巴巴地等着大人的封赏。
没想到陈浩的思维已达到羚羊挂角般无迹可求的高深境界,他竟然问出如此异乎常人的问题,但看着他那双充满哀求的眼神,章晓慧心中蓦然升起满腔柔情,轻声地问:“你要什么奖励”
“抱抱或亲亲,二者选其一。”
看着他理直气壮地提出羞人的要求,章晓慧不禁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她万万想不到他要求的奖励如此荒诞不羁,未经人事的她犹如被惊吓的兔子,羞红着脸快地向前跑去。
脸上露出狐狸般的笑容的陈浩也跟在后面向前跑,还恬不知耻地说道:“实在不行的话,拉拉手也将就。”
只记得人生得意须尽欢的陈浩此刻却一本正经地坐在学校的大礼堂的台下,在主席台正中央的位置上坐着十几位由苏南大学教授组成的评委团,一侧的言台前站着位学生在进行他的演讲。
原来在这里进行的是苏南大学学生演讲赛现场,选出的学生将代表学院参加全国高校联合举办的第一届大学生演讲赛。
坐在上千学生中的章晓慧望着在明亮光线映衬下棱角分明而略显稚气的那张脸,心里寻思着天地间竟有他这般让人生出不同感觉的人物,现在的他看起来俨然是位气度沉稳的中年人,哪还能在他身上找出半点不到十六岁的青涩之气。想到这她不禁又好笑又有些羞涩,外人怎么也想不到现正襟危坐的他刚才竟提出不让拉手便退出比赛的近乎无赖般的手段,万般无奈的她只好满足他无理的要求。
一阵阵激烈的掌声打断章晓慧的冥想,原来此刻站在台上演讲的人是被她称作“小无赖”的陈浩,等掌声平静下来,只听他继续讲道。
歌德曾说过,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爱因斯坦也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是看他得到什么。这都是在追求卓越的人生价值,而追求卓越是人生价值的完整体现。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在追求卓越的社会实践中完成的。人的理想只有通过不懈的追求,自强不息的奋斗才能实现。追求卓越是社会进步与展的客观需要。我们这些当代的大学生要为自己的理想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人生在不懈的追求中升华。只要你努力了,付出了,自己的能力提高了,你就是强者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相信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终于结果
假如给我一双翅膀,我要飞翔
假如给我一个梦想,我要远航
假如给我一个机会,我要用漏点去畅想
第十四章 敢问路在何方
陈浩这番据经引典、内容翔实却又结构严谨、漏点四溢的演讲彻底征服了在座的所有人,在经久不熄的掌声中他向所有人致敬后缓缓走下讲台。没想到在回座位的途中,轻飘过来的三个字让他差点原形毕现。
“假正经。”
循着熟悉的声音,陈浩看到周围的学生如同绿叶般陪衬着似水如火的周雅皱着小琼鼻翻着白眼的俏样,刚在台上受到众人瞩目的他此刻觉得心脏在不争气地震动,鼻子里竟有股血腥的潮气,暗忖道:“这小妖精不知道自己此刻的神情有多撩人。”
要不是时间地点不合时宜,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能抑制住如同蛮荒野兽把她扑倒的。
章晓慧看着刚获得演讲成功的陈浩迈着沉稳的脚步走向座位的背影,心里恍惚有种走下神坛的伟人的错觉。她当然知道今天这短暂的成功背后他付出的艰辛,此刻的她真想把他搂进怀里,无关,只有深深的疼惜。
当晚,章晓慧家的客厅,陈浩正襟危坐在沙的外侧,和他对坐的是位年近六旬、看上去精神矍烁、眼神里包含大智慧的老人,他是章晓慧的父亲,也是苏南大学的校长,被人称为当代经济大儒的章翰生院士,两人面前木几上的茶水散着浓浓的铁观音特有的郁香,旁边放着一张苏南日报,报纸头版突出位置的浅谈国内经济展和右下角作者栏:陈景天、李长胜的下面都被人用红笔重重勾出。
客厅右面的墙壁中央裱着一幅遒劲的篆体写的“宁静致远”,左面的墙壁上挂着春兰秋菊的字画,下面摆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整个客厅的布置让人感觉简单但不单调,充满书香门第的气息。
“陈景天是令尊吧。”
“是的,先生。”
由于他对面的老人是苏南大学的校长,所以他持弟子礼。
“你对双包责任制和建设中心城市的观点有何见解”
陈浩知道这两个观点是浅谈国内经济展的两个重点内容,而这两个内容是在他有意识的启下,在党校学习的他父亲和李胜利的联名表的。这篇文章在报纸上一刊登,顿时在社会上引起莫大的反响。
双包责任制是在分田到户的“包干到户”的基础上添加了“包产到户”。其中包干到户的做法是各承包户向国家交纳农业税,交售合同定购产品以及向集体上交公积金、公益金等公共提留。其余产品全部归农民自己所有。而包产到户的做法是实行定产量、定投资、定工分,产归自己,减产赔偿。
此刻,这份刊登着这篇文章的报纸放在跟前,陈浩知道他们今晚的话题肯定与它有关。听到先生的垂问,他把自己的想法整理一遍说出来,并拿陈家村的例子来举证。尽管庄稼地里的庄稼还没有收成,但分产到户的做法带来的活力已显露无疑。
陈家村今年春播开始的异常举动早已被附近邻村现,陈家村为此接待了不少前来取经的别村大队领导,现在苏南省农村呼吁分田到户的呼声越来越高。所以陈景天他们在这个时间明确提出“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的双包责任制恰到好处。
建设中心城市是对市管辖县进一步肯定和完善,陈浩把现行的地区、市双管县的弊端一一指出,再把前世看到的经验和自己最近一段时间从书本中悟道的知识结合在一起讲出来。
章翰生本就是研究经济的专家,有他在一旁的指点,让陈浩得益匪浅。
“好,有其父必有其子,理论联系实际,不愧是高考状元。”
章翰生的一句称赞让陈浩受宠若惊再次致谢,这次是代表他父亲。此刻的他福至心灵,当场要拜张翰生为师。而张翰生看到眼前的年轻人聪明好学,对经济有着独到的见解和悟性,当下欣然应诺。
在客厅里,陈浩当着章晓慧的面,依次给师傅和师娘敬茶,行拜师礼。
当下,一家三口再加上陈浩在餐桌上有说有笑,其乐融融。
“我该叫你师妹呢还是妹妹”刚从人家家出来的陈浩故态重萌地调笑送他的章晓慧,没想到她竟是章翰生的女儿,在他脑海里的许多疑团都迎刃而解。
“小无赖,叫师姐。”章晓慧垫着脚尖去揪陈浩的耳朵。
“师妹,你就从了老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