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孤臣孽子 > 分节阅读 8

分节阅读 8(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大明孽子第十一章琉球使节

靠近了,能用肉眼看清对方的面目了,才发现对方也是一样紧张,对方船上的大旗是横江旗,证明来的船是一条广东船,现在广东也被满清占领,清军攻入福建,南明隆武朝已经岌岌可危,但海路和金门厦门还在郑成功手里,所以还不能判断船上人的身份,这时刘老大轻松下来,坐下拍了拍王余佑的后背,告诉王余佑,上面有琉球使节的旗号,应该是去北京满清朝廷朝贡的,证明琉球人也是想脚踩两只船,开始和占领中国绝大部分领土的满清搞外交关系了,估摸也有探听消息,摸摸满清朝廷的外交底牌的意思。

刘老大说这条船估计是想走运河去北京,这个船太小了,在海上禁不起风浪,或者有些破损,想进港修补一下,补充淡水和食物。

这时对方船打了请求帮助的信号,并放下了一条载有四五个人的小舢板,朝这边驶过来,刘老大命手下水手放下绳梯,顺绳梯爬上来的通译上前答话,原来是琉球使节搭乘广州到琉球贸易的商船到中国,船上载的是一些海外土产药材,要去苏州山塘贸易一些丝绸,所以不能再搭载琉球使者了,请求这条船搭载他们去北京朝觐顺治皇帝,原来他们的正使金应元已经在福建被清军俘虏,而清军并没有全部把他们带走,只带了金应元和一些出使凭证,金应元说在北京等待他们,幸好福州商船众多,他们很快搭上商船来到黄浦江口,估计现在正使金应元还在清军军队护送中慢慢在江南山路上走着呢出使也是一个代表国家形象的大事,绝对不能抛开正使自己回去,那可是丢了国格,琉球虽小,但也是文明之邦,一番话说得义正词严,王余佑也很佩服。

渔船上的水手们又恢复了懒散的原型,其实跑船遇到顺风顺水是很舒服的,只要舵手和领水保持清醒,多数人可以钓钓鱼,晒晒太阳,渔船上的船员配置是宁滥勿缺,船上多数人是为了遇到暴风雨等应急突发情况的,所以很多海船是喜欢多搭些乘客,一是可以收点脚钱,一是万一遇到突发情况还有个帮忙的人手。

琉球副使者是个沉稳的人,看落地无声的脚步,就是个有功夫的高手,三个随从显然也都不是平凡人物,看来琉球对使者还是很重视的,这个使团应该都是琉球国内的精英,虽然个子不是很壮硕,但都是英华内敛,他们四人也不去钓鱼,也不说话,四个人背向而坐,在甲板上非常稳,看得出都是经常坐船的人,没有一点晕船的迹象。

王余佑其实开始也有些晕船,但是他的武功,不仅学有外家的强横,也学习了内家拳的顺其自然,他发觉,调整内息,与船的上下波动相适应,而不是与船的波动对抗,就不会再晕船,最主要是放松,把身体节律与船的颠簸合为一体,这样就感觉越来越好,感觉就像是融入了水中,直接走在大海波涛之上,在波涛上载沉载浮,更比在风吹树枝睡觉还要逍遥,这也是一个心得,回去让慈悲他们也按这个心法试试,看看效验如何,假如可以建功,那将来建设舟师也是一个宝贵经验。

好酒的刘汉又和王余佑喝起酒来,刘汉眼花耳热后,开始和王余佑讲起赤脚张三的传说:明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全国。主要的义军是陕北的李自成,四川的张献忠。

太湖流域也有一支以渔民为主的义军,在张三的领导下配合北方的义军,活跃在长江以南广阔的水网地区。他们反剥削,反压迫,求生存,与明朝为敌,时常骚挠州县,杀官吏,打富豪,救济贫民。他们被明朝政府视为湖盗。崇祯皇帝的主要麻烦一个是李自成,另一个是辽东的大清国。兵源不足,粮草匱乏,两头用兵,内外交困,一时也顾不上剿灭他们。

近来战事紧急,京畿发生粮荒。崇祯皇帝封田仰为兵部尚书,命锦衣卫张指挥使协同田仰督运粮草。他们在江浙征集得数万担粮食,押解船队沿运河北上。张三闻讯组织太湖义军迅速控制了三千里运河水道。这条大运河是明朝的经济命脉。田仰在重兵护送下,小心翼翼地过了苏州、常州,平安地过了长江抵达扬州。田仰自以为脱离了险境,与手下人喝酒庆贺。好一个张三,他选择了明军意想不到的地方,布下口袋。

扬州北边运河的一个河湾里,隐伏着张三的五百神兵。不知张三从哪里弄来了两尊小铜炮,架在一个荒废的渔棚内,一切准备定当,参与袭击的各艘小船都是从太湖一带赶来的,埋伏在河湾港叉之内严阵以待。一天过去了,还听不到消息,到了第二天上午巳时,负责了望的眼线急急奔来,“报当家的,田仰的大船到了最前头是一艘哨船。”终于等到了田仰的船队了,大家的心情也紧张起来,仿佛空气也凝结了一样,都在等待三爷的号令。

就在这时候,岸上有十数骑明军向张三的隐蔽处冲过来。张三郎不愧为将才,临危不惧。他知道计划已经败露,敌人的尖兵正在向他近,这时候如果采取撤退,很有可能遭到前后夹攻的灭顶之灾。这个时候真所谓“两军相争勇者胜”,张三毫不犹豫命令:“火炮准备放”他的手下立即点炮,“轰”“轰”两声炮响,两团火光挟着碎铁石块砸向田仰的大船,当即全体渔船蜂拥而出,四面围杀过去

张三指派一部分人缠住哨船,带领主力直取田仰的座船。义军纷纷甩出钩索,飞身跃上。大船上立时短兵相接,刀对刀,枪对枪,撕杀起来。这时船舱里钻出十个锦衣卫装束的人来了,张三马上对妻子说:“那口子,这些人有点几硬,我们一起合击吧”见妻子点点头便高喊一声:“日月同辉”立刻,他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