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同人 >唯一战胜国 > 分节阅读 99

分节阅读 99(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相比那些没有全校搬迁到华东自治三省的,学校里的中学生和教师最少跑了一半,全都被忽悠到华东自治三省上学去了。

而那些大学中,山西大学堂,以及北京清华大学、天津这些地方的大学等,也有许多学生前往杭州。

对付这些大学,宣传部有更高级的东西,那就是给他们放纪录片。

这些纪录片多是宣传部请华东大学的电影系拍摄的,这些纪录片中记录了华东的教育、工业发展。

一个个工地,一所所正在修建的学校,以及那如同钢铁洪流般的摩托化部队,以及在蓝天上翱翔的空军,都把那些学生看得热血沸腾。

“路费包了,去了还有补贴,为什么不去呢”

“就是啊”

“同学,我们一起上路吧”

“好啊”

这场到处拉皮条的行动马上受到了各大报纸的注意,杭州的记者派出大量记者到各地去采访了那些师生,以及那些文化人士。

对于华东自治政府的这种政策,在知识分子的群体中普遍表示支持。

同时在采访教育部时陶成章表示:“委员长日前又向教育部拨款五千万元,我们华东自治政府的教育经费将上升到每年一亿元的程度。”

“陶部长,这么高的经费,华东自治三省的财政能承受吗”申报的记者问道。

“委员长说过,勒紧裤腰带也要发展教育,其他可以省,唯独教育不能省,今后教育部得到的经费将占财政收入的30以上。”陶成章回答道,“我们华东自治政府将努力做到三年内普及小学教育,六年内普及中学教育,十二年内普及大学教育。”

“陶部长,那按照这个计划,是否十二年后人们都能上大学呢”又有记者问。

“按照发展计划来说是这样的,但也不完全是这样。如果有些学生想坚持完成学业的话,现在都可以上大学,但也可以选择进入社会就业。而到了十二年之后,大部分都将读完大学才进入社会就业。当前,只要学生肯读,我们教育部就竭尽全力供养他们就学。”

陶成章的回答震惊了很多人,他们震惊的是华东自治政府的大手笔,以及发展教育的决心。

无论是南方的申报、新闻报,还是北方的大公报,都对华东自治政府的发展教育决心给出了肯定的评价。

同时许多报纸也是第一次肯定华东自治政府的自治,然而依旧有很多报纸在华东自治三省境外抨击华东自治政府的自治。

不管是党还是立宪派,都对华东自治政府持有一种隐隐的敌意,这种敌意在报纸上表露无遗。

立宪派指责华东自治政府广罗人才,图谋不轨。党则指责夏钧割据地方,不顾国家大局,这么多教育经费,怎么不交给其他省份发展教育云云。

党的这种甚是脑残的言论把夏钧都给看乐了,然后不出意外的,报纸被他扔进了垃圾桶。

然后

夏钧心情大爽。

北洋政府华东自治政府这样大力发展教育的行为表现得很支持,没几天袁世凯就把夏钧任命成了教育部副部长。

对袁世凯来说,这样的局面是他最希望看到的。

发展教育,的确是强国之本,然而百年树人,要想收到成效可不是这么快的。在他看来,这样反而可以拖住华东自治政府的财政,免得他们在军事上投入太多财政。

若说北洋政府最大的威胁在哪里,袁世凯第一个就会想到华东自治政府所拥有的军事力量。

华东自治三省的军事力量已经逐步暴露,先进的武器,齐全的装备,这支军队拥有中国最好的装备,最高的军饷,最严格的纪律。

另一边,华东自治政府在政治上又再向北洋政府靠拢,这让袁世凯有一种被架到老虎背上下不来的感觉。

若是不笼络这头猛虎,两下就会把他给吃了。但是笼络这头猛虎,说不定以后还会被吃掉。

所以综合两种结果,袁世凯还是努力笼络华东自治政府,毕竟未来的事情还不确定不是吗最起码现在别被这头老虎啃了就好,而且这头老虎比较蠢,说不定以后就给他驯服了。

最近因为遣散南京、湖北军队的缘故,袁世凯手上的贷款又花得差不多了,接着又向华东自治政府要求贷款一千万元。

袁世凯已经在华东自治政府那里贷了2200万元了,如果加上这1000万元,就是3200万元。

夏钧看袁世凯发来的电报,感叹道:“又要贷款,袁大头花钱还真厉害啊”

说着,夏钧拿起电话打给了外交部,让朱晓诚再去和袁世凯谈一谈,他的计划可以施行了。

当朱晓诚跑到北京,与袁世凯会面交谈后,袁世凯这才知道夏钧的布局,原来华东自治政府是想和尝试着和四国银行杀价,若是价码能接受,则让北洋政府从四国银行贷款,若是实在不能接受,那就从华东自治政府那里贷款。

朱晓诚抱怨说:“最近我们教育上花费巨大,贷款来的钱基本上都投入到上面了,若是再借的话,今后我们华东自治三省三十年都还不起这笔钱啊说不定要破产了。”

“老夫怎会看华东自治三省破产,此事就按你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