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0(1 / 2)
又到处慰问了一番,平台上显示,村民的态度已经变成了略微的拥护。
每人平均每月可产生1点积分。
夏钧在想,要是现在喊出个什么均分田亩的口号,估计民心能瞬间提升不少,只是估计自己一喊出这口号,以后就难混咯
现在自己在农村活动,地方官府基本上是能不管就不管,那些当官的只求捞钱,管你怎么搞。
若是喊出均分田亩的口号,那就马上会出动地主阶级的利益,地主阶级的利益一被触动,地方官府想不管都不行了。
同时夏钧觉得均分田亩一点好处都没有,在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农业人口绝对是只占少数的,而一旦均分田亩,则会把劳动力困在几亩地上,福建的耕地本就不多,一户人又能分到几亩要发展工业,最后还不是要重新进行土地兼并。
再有动地主阶级,会将许多人才推到对立面,同时办什么工业也别想顺利。夏钧的理想是建立一个超级强国,那种暴力的手段是不可取的。
就算均分了土地,其目的只是消除贫富差距,那么为什么不努力把财富变多,然后通过政策来进行调控呢
夏钧现在拥有这个神奇的兑换平台,均分土地的手段根本不适合他,那只会让他得不偿失。
相比之下,打土匪获得积分的方式,与民心系统的积分获得方式相比,就显得不那么可观了。
土匪是越打越少,而得到了民心,每个月都能产生积分。
土匪要打,民心也要争。
夏钧在对保安团的新兵进行了几天训练后,接着将他们编成了一个18个班。
18个班采用三三制,编成了5个排3个班。5个排又编成1个连,1个侦察排,1个机枪排,另外三个班为1个炊事班,1个通信班,1个警卫班13人。
夏钧再次兑换了200个士兵的装备,并且又兑换了2挺马克沁重机枪,花去积分6760点,还剩余56740点积分。
兑换装备时夏钧也懒得装模作样了,直接在龙村的军火库里兑换了装备,至于装备从哪里来的,让他们猜去吧
发下装备,五个排的排长陆续选了出来,林成贵变成了是排长,现在只有一个连,他当了连长,夏钧这个团长当什么
原本的1班已经被打散了,不是当了正班长就是当了副班长,接着夏钧又展开了新的训练。
侦察排、机枪排的作战技能分开训练。
其中侦察排的训练项目最为繁琐,夏钧为此在系统资料一栏里买了份侦察兵训练手册,整天在那猛看。
侦察兵是常规部队中的特殊兵种,专门的侦察兵都要求具有过人的军事素质。侦察兵的行动更为迅速、灵活,对单兵的体能、敏捷度和综合作战意识都有较高的要求,可以说,侦察兵是常规部队中的“特种部队”。
侦察兵的作用就在于获取重要军事情报,在敌后对敌方重要军事或交通、通讯设施等进行破坏打击。
总的来说,侦察兵所要做的就是地形测绘、地图制作、潜行敌后对交通、军火库、油料库、医院、敌方指挥部、战俘营等单位进行打击破坏,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为炮兵指引方位,由火炮对这些目标进行摧毁,一种是单独破坏,可以用大口径狙击枪、炸药等武器。
夏钧看完后大叹,现在还不具备发展正规化侦察兵的条件啊首先这侦察兵必须有一定文化,否则怎么画地图怎么为火炮引导炮击方位。
但侦察兵又不是不得不发展的,没有侦察兵就等于没有眼睛,夏钧只要硬着头皮在平台上买了一本地形测绘、地图制作的手册以及地图绘制工具。
教一群文盲绘制地图,这挑战性是无比艰巨的。
而此时保安团的军营就在村外的空地上,并没有占据什么险地,而是占据着一大片平坦的空地,十分适合训练。这片空地上正在修建仓库,而平时夏钧和团内士兵都是住帐篷,绝对不住民房。
空地上拉起了警戒线,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村民每天都能看到保安团的士兵被操练得死去活来,夏钧此时已经拥有了一定的根基,也不怕训练太苦把人逼走,训练量一天一天的往上加。当然,每个士兵的极限是多少他心里还是有分寸的。
训练最多的就是障碍越野,以及急行军、长途行军训练,同时也有对堑壕战的训练,更有反堑壕战的训练。
这是对普通士兵的训练,而对军官的培养也在进行,每天夏钧除了给他们洗脑,就是给他们灌输军事理念。
“我们的部队是以机枪为战斗核心,要想发挥机枪的威力,除了交叉火力这一点之外,还要配合铁丝网。铁丝网可以阻碍敌人冲锋,敌人进攻后,必然会破坏铁丝网,但如果是靠人力大规模破坏,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但若是小规模的破坏,那么敌人进攻时必然集中在一起,同样也会落得被屠杀的下场。”
“团长,那如果我们是进攻方怎么办”张四狗认真的听着,夏钧话一听便举手提问。
“步兵冲锋前,先用火炮轰一遍,到步兵冲锋时可以使用爆破筒,这种武器对铁丝网的破坏能力十分良好,同时用狙击手打击敌方机枪手。”夏钧回答道。
“噢”
当前所面对的敌人,基本上不会堑壕战,这方面倒是的训练倒是可以缓一缓,夏钧倒是不急,因此反堑壕训练只是偶尔练一练。
在没有飞机、坦克的年代,反堑壕手段有限,基本上是靠火炮的狂轰滥炸及用人去堆,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来看,这样的手段收效甚微,双方最终演变成了消耗战。
第一卷 第十六章:说服
建州保安团占据龙村,这个消息并不是什么秘密,建安县的知县很快就知道了,建宁府的知府也知道了。
建宁府就在建安县,与县衙门同治建州。
建安县是一个行政体系比较复杂的地区,这里是八闽古都,是汉人南下扩张时最初的福建行政中心,福建省名则是福州与建安各取一字而成。
明代时,分建安、欧宁、建宁府、福建行都司四个衙门,到了清代,除了福建行都司被撤销外,依旧沿用明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