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3(1 / 2)
地迈出了第一步这是其一,另外一个让他感到高兴的是,于书记并没有忘记他,尽管半年多没有主动联系,可这个温和的中年大叔依然记得他的名字。背着记者,甚至还偷偷地跟他开玩笑说:“小鬼不错嘛,跟老朱一聊才知道这都是你的主意呀。”
“您就别笑话我了,我就是瞎折腾的。”
“那敢情好,要是你瞎折腾都这样,那我可希望你多多折腾了,这么地吧,以后你再想瞎折腾的时候,叫着我,我跟你一起折腾。”作为滨海市领导班子中重要的一员,能看到市旅游业开出了一个新项目,不管是民生上还是政绩上,都是极其好看的,于书记又怎能置身事外
“那于叫您书记太见外,我叫您于大叔可好”也不管他答不答应,韩俊自来熟地说道:“以后再有啥好项目,我一定叫着您一块。”于书记的那番话自然让韩俊喜出望外,这张虎皮可是能拉好大一面旗的。
“那我拭目以待喽。”于书记心下有些好笑,点点头。
或许正应了那句“初生牛犊不怕虎”,于书记的平易近人让韩俊一时间忘了他的身份,直以为他是个邻家大叔一般。在面对于书记的时候,韩俊也没有普通人见到上位者的那种拘谨,应答起来好不露怯。而他的这种随意大方的表现,也让于书记暗自点头。
可是韩俊依然有些疑惑,因为于书记临走时,问了他一句:“陈老身体还好吧”
这个问题问的韩俊一头雾水,可看到他一脸懵懂的样子,于书记只是若有深意地笑着摇摇头,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了一句:“城府不错。”这莫名其妙的话,让韩俊更加不知道究竟是个什么意思了。
只是,这个小插曲很快就被韩俊抛到了脑后,今天的开业庆典很成功,所邀请的各大领导和媒体悉数到访,而于书记当着媒体的面,对绿石博物馆大加赞扬,给出了“绿石博物馆将成为崂山的第二张名片”的高度评价。当即指示陪同来访的旅游局的相关部门,协同做好外地来滨海的游客的宣传工作。
韩俊深知,当这句话被媒体宣传到全市的每一个角落之后,所带来的会是一个怎样火爆的场面。与风管委和旅游局配合,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自己的绿石博物馆必将是先被推荐的景点之一。虽然当初跟老朱商定了,免费参观,可来到这里不买上几块正宗的崂山绿石,又怎么能叫“不虚此行”呢
当然,韩俊虽然年轻,可笔记上大量的记载多多少少让他在为人处世方面少走了不少的弯路,当开业庆典一结束,在各大媒体单位和领导们要离去的时候,韩俊悄悄着人给到访的每一人都送上了一块盛放在木制锦盒里的绿石工艺品。
那些“白菜”、“如意”、“弥勒”、“观音”、“麒麟”都是以上等的绿石石材雕琢而成,它们的价值早在参观的时候就被众人熟知,毕竟那价格牌可就摆在了展品旁边。体积不大,最大的“弥勒”也只有篮球大小,标价却高达500多元
本来领导“莅临指导”了某单位,该单位送上点“心意”已经是大家默认的规则,只是这个“心意”不仅价值不菲,格调也雅致,让一众来访的领导实在难以推辞。
只是当媒体们现居然也有自己的份,他们就有些受宠若惊了。本来,按照惯例,他们自然也会得到一些相对有特色的小礼物。却实在没有想到,绿石博物馆居然有这么大的手笔很自然的,当绿石馆开业的这条新闻出炉之后,任韩俊也好,朱培江也罢,都不难想象其中的溢美之词。
不过一来一回就送出五十多块工艺品,着实让白猛心疼不已,他从开工就一直在这里,说是元老也不为过,这半年的时间,五十多位工匠加班加点的雕琢,同级别的工艺品也只做出了两百多块而已,韩俊一出手就是五十多,在白猛看来,他颇有种“儿卖爹田不心疼”的意味。
只是时候他的这种做法被朱经理大大的赞了一番之后,白猛也就无所谓了,既然两个老板都愿意这个干,他这个打工的还操的哪门子心
“哎呀,老韩,你是不知道,今天可热闹了,没想到市里的领导真来了,还有那些记者,啧啧,这次可真是出名了。”晚上回到了家,兴奋的金芳喋喋不休地跟韩世鹏讲述着今天的“盛况”,当年在公交公司的时候,她见的最大的领导就是自己车队的队长。两相一对比,那真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韩世鹏对老婆这种“今天见了大世面啦”的表现觉得很可笑,却又不好打击她,只是微笑着听她白话,直到吃过了晚饭,看过了电视节目,洗漱完了躺在了床上,金芳的喋喋不休依然没有止住的势头。
韩世鹏一脸纠结地说道:“小芳,这买卖是小俊的,你看你,好像比小俊还高兴,瞅着小俊没不骄不躁,那叫有大将风度,这是随我。”
这话说完,立刻挨了金芳一记粉拳:“怎么说话呐你我替儿子高兴不行啊”翻翻白眼儿。
“那当初是谁整夜整夜担心的睡不着觉来着”韩世鹏反唇相讥。
“那我现在不担心小俊能不能还上钱嘿,你不知道,今天”
“啊呜”韩世鹏打了个长长的呵欠,翻了个身儿,片刻便鼾声如雷。
第三十八章意料之外的火爆
高考一结束,拼搏了十二年的学子们都是松了一口气。终于不用面对那无形的压力,终于不用面对那无穷无尽的题海,终于可以好好的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尽情的享受一下这个无忧无虑的假期。尽管只有等到7月底放榜的时候才能真正决定他们的命运,可依然不能阻止学子们那自由萌动的心。
更有甚者,9号考完了最后一门,直接将所有的课本和习题当废纸卖掉,借以这种方式,来宣布自己“破釜沉舟”的决心。全国各地的废品收购人员,不约而同地在这天大大的赚了一笔。
没有课业的负担,原本紧绷的神经总要找个地方来放松一下,而滨海市,虽然不一定是选,却也是个有山有海的好去处。
其实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任何一个地方都已经成为惯例,也正是这高考结束后的批旅游大军,才拉开了七八两月旅游旺季的序幕。
韩俊与朱培江,显然小看了新闻媒体的力量和旅游局的反应度。
先说媒体,这段时间来,电视和报纸长篇累牍地报道让绿石馆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不管是对绿石感兴趣的还是不感兴趣的,都争相前来一睹这在北京扬名的崂山绿石的风采。
不说朱培江,连韩俊都没有想到他们临走时,自己送上的那小块绿石居然会收到这么好的回报。深究原因已经意义不大,此时的俩人只是享受着火爆人气带来的那种舒心的感觉。
开业第二天,整个儿博物馆内就人流如潮,本地的游人、外地的游客比比皆是,三千平米的大厅都略显拥挤了,这种火爆的场面实在出乎朱培江和韩俊的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