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68(1 / 2)
人怀疑。为了应付最凶狠的外敌,也为巩固自己的帝位,于是他暗中挟制自己的父亲于军中,同时带着一些重要的大臣,调动四万大军,亲自去迎击僧格。
此时,莫卧儿王朝的另一位大将阿克巴率领的五万大军,早已在德里与拉合尔之间的格尔纳尔城激战不休。
德里的政变,差点让这五万大军崩溃,好在奥朗则布动作飞快,迅速夺权登基,并对阿克巴大加封赏,前面的大军还不能确定德里的情况,奥朗则布已经以新帝的身份率军亲征了。
等奥朗则布赶到格尔纳尔城,他手下的大军总计就有九万之多,新帝亲征,人多势众,让莫卧儿大军士气大振。
而驻扎格尔纳尔城北的僧格也不含糊,四万准噶尔大军,加上数千锡克人的兵马,连营十里,而且他的三十门大炮都拉来了,正连夜在城北架炮,一场浩大的血战,将不可避免的在这格尔纳尔城下打响。
如果奥朗则布战败,必定对整个印度造成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一战的结果将会是如何呢
s:日子不好过,诚求订阅,每章几分钱而已,各位看官赏点生活费吧
未完待续。。
第1098章 隔岸观火
就在奥朗则布和僧格共计十几万大军,即将在旁遮普的格尔纳尔城下展开生死血战的时候,在南边的贾巴尔普尔城,奥里萨主将巴布肯、切蒂斯格尔主将胡洛德、西孟国主将赫尔辛基、恰尔肯主将辛巴,四人一齐找到海如风,请求他下令继续向北进攻。
在他们看来,现在北面的准噶尔大军直逼德里,奥朗则布迫于形势,只得不断从南线抽调兵力北上,本来压在南线的十几万大军都抽调走了大半。
而且德里刚刚经历政变,必定人心不稳,这个时候,正是大举向北挺进,扩大地盘的最佳时机。
就连莎曼沙也在一旁催促道:“夫君,你还在犹豫什么呢现在不是进攻的最佳时机吗”
海如风手拿羽扇,轻轻地扇着凉,他横扫了巴布肯、胡洛德、赫尔辛基、辛巴四人一眼,淡然说道:“你们要是想在这个时候发起进攻,我也不会阻拦你们,但本督并不觉得这是北上的最佳良机,所以,我不会再指挥北上的战斗。你们是另外推选出一个人来领军,还是各自指挥自己国家的军队,随你们的便。”
巴布肯、胡洛德、赫尔辛基、辛巴四人面面相觑,一时不知说什么好。他们不是不想自己指挥自己国家的军队,但是出征时,各国的国王就有令,让他们绝对听从海如风的命令。
如果海如风是一个普通人,那也就罢了,可他却是上国大秦的远洋舰队提督,光是一个远洋舰队,就足够他们四个小国喝上一壶了。
鬼才知道海如风这番话说的是真心话,还是在试探他们。如果是故意试探他们,他们真的率领着自己国家的军队北上的话,那么海如风只要一句话。就足以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了。
四人不敢乱来,一齐望向了莎曼沙,莎曼沙虽然嫁给了海如风,但她毕竟是奥里萨的公主,心中总还是念着本国的,见海如风竟然要撂挑子不干,她也急了。
“夫君,究竟为什么您为什么说这不是最佳时机不管怎么样,你不能抛弃我们四个国家啊”
“住口”海如风严肃地打断她的话,“我警告你。注意你的身份,说话不要图一时痛快,你当你现在还是德里萨的公主吗
你给我记住了,你现在是我海如风的妻子,是大秦皇家海军远洋舰队提督的妻子,除此之外,你不再有别的身份。你刚才的话,若是被有心人听去,传回到朝中大臣耳中。那是在给你的丈夫招祸,你知道吗”
“我”
“嗯”
见海如风要发火,莎曼沙那美丽的脸孔顿时变得有些发白,连忙收声闭嘴。不敢再说一句。
海如风转头对巴布肯、胡洛德、赫尔辛基、辛巴四人接着道:“对面的莫卧儿军队,虽然只剩下三万人,但你们要清楚,咱们也只有两万六千人马。再向北就是一往平川的平原地区了,咱们将占不到任何优势。
别看莫卧儿北方正承受着准噶尔大军的入侵,常言说得好。哀兵必胜,在此国家危难之际,对面的三万敌军会不会爆发出更强的战斗力,本督不敢确定。
而且现在的局势非常复杂,孟加拉省的沙舒贾,古吉拉特省的穆拉德巴赫会有什么行动,现在一无所知,仔细算来,其实是我们兵力最少,如果贸然加入这样的混战中,会有什么后果,我预测不到。
但诚如你们所言,这看上去确实也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或许也是最后的机会,如果放弃了,可能会非常可惜,因此我把指挥权交给你们。
你们放心,我这就写信向你们的国王解释清楚,你们可自行决定自己的行动,你们的国王不会因为你们不听我的命令而加罪于你们的。”
赫尔辛基抢先说道:“海提督,您也认为这可能是一个很难得的机会,甚至是最后的机会吗”
其他人也纷纷跟着问道:“是啊,海提督,你真的也这么认为吗”
“海提督,您既然也这么认为的话,为什么”
海如风摆摆手说道:“我刚才说的,确实句句出于真心,我只是拿捏不定,怕因为心中的犹豫而作为错误的决定,所以才放弃军队的指挥权,你们都是非常有经验的将领,对本地的情况也比我更熟悉,你们要是觉得可行,就自己指挥军队向北进攻吧,或许会有重大收获也不一定。当然,战争总是充满了变数,结果也不一定都是好的,将来也不要说我没有告诉你们。”
海如风说的基本是实话,如果是指挥两万秦军,他有信心一举杀到德里城下,但这两万六千人马不是秦军,而且他们适应山地作战,对平原作战却不怎么适合,而且还是来自四个国家的人马,遇到恶战难免会各怀心思,指挥这样一支军队杀入平原地区,而且是面对敌人的优势兵力,海如风心里还真没底。
另外自然还有一个原因,他与奥朗则布私下里达成了一个协议,他未必相信奥朗则布会信守这个协议;
但他相信,经过一连串的突变,莫卧儿不可能还是原来的莫卧儿,势必会被极大的削弱,甚至可能形成分裂的局面。
到了那时,一个四面楚歌的莫卧儿王朝,一个不再强势的莫卧儿皇帝,他还敢否定当初签下的协议吗
他不再指挥这场战斗,只是不想落人口实,但他其实还是希望巴布肯、胡洛德、赫尔辛基、辛巴四人去给奥朗则布添添乱的。所以,一番话说得模棱两可。
四人有些犹豫,不想放过这样的机会,但海如风的退出,又让他们有些不安。
就在他们犹豫不决的时候,孟加拉省传来了一个重大消息,沙舒贾突然在孟加拉称帝。
沙舒贾是沙贾汗的第二子,皇太子拉达舒科死后,按照从长及幼的顺位继承法则,确实是应该轮到他来做皇帝。
沙舒贾不傻,他父亲在他们的游说下,刚刚撤去奥朗则布德干总督一职,等于是夺了他的兵权,怎么可能突然传位于他呢
反正,他坚持认为奥朗则布是谋逆篡位,当然,他猜的确实也没错,所以,他心有不服,自己在孟加拉省称帝,并宣称自己才是正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