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包衣成军(2 / 2)
自己是奴才,多尔衮是主子。
主子不好开口的事情自己这个奴才就得开口道。
“启禀皇父摄政王、皇上、太后。”“我大清如今在京城和北直各处还有数万兵马可用。”
“只需要组织起这支兵马,闯贼不难挡也!”刚林缓缓道。
此言一出,顿时打破了全场的寂静。
“哦”多尔衮故意询问道:“刚学生,我大清如今兵马四出。”
“哪还有数万兵马可用”
“皇父摄政王。”刚林咬牙道:“京城之中,在京诸王、贝勒、贝子以及各旗旗主府中的精壮家奴加起来数以万计!”
“而在北直的各处庄园内,我大清的包衣丁壮数以十万计!”
“这些奴才早些年一直跟随八旗兵征战。”
“其中不凡有能战之人,能够披甲上阵!”
“而今虽然入关之后,这些包衣大多安心生产。”
“几乎没有再参与过战事。”
“但是从入关到现在,不过区区三载而已!”
“昔日在太宗时期,曾经披甲上阵的奴才们定然血性未凉!”
“若是将这几十万包衣丁壮集中起来,从中挑选出数万精锐。”
“再大开北京府库,将其武装齐全。”
“如此一来,一支数万人的大军便旦夕可成!”
此言一出,一众满清王公们纷纷大眼瞪小眼,直接傻了。
刚林,这是让他们名下的包衣奴才去上阵了。
让这些具备一定军事经验的包衣成军。
的确可以让咱大清在短时内获得一支堪战兵马。
可是自己府上的包衣们上阵了。
谁来给他们看家护院
谁来给他们打理商铺
谁来给他们耕种田地
这些王公的确是主子,可是要是他们名下的奴才被征用了。
没有奴才的主子,这特么还是主子吗!
这尼玛刚林出的是什么鬼主意啊!
这不是要动他们的根,革咱大清的命啊!
一想到自己在北京城内的大大小小商铺。
一想到自己在华北各地的万亩良田!
一众满清王公就急了!
要是包衣没了,他们的收入可就要断了啊!
“刚学生!一些包衣而已,如何能够上阵杀敌啊”
一名满洲王公立刻开口,反驳道。
“没错,现在早已经不是太宗时期!”
“包衣们早已经脱离战事。”
“根本不堪一战!”
另外一名满洲王公立刻附和道。
一时间,整个大殿中。
满清王公们群起激昂。
大清有难。
的确需要有人去救!
的确需要利益去往里面填!
但是再怎么样也不能拿他们的利益去填这个窟窿啊!
他们可是王公!
他们可是贵族!
他们可是代表着整个大清的啊!
没听说过,统治阶级为了救国而搭上自己的!
但是看着群起激昂的王公贵族们。
刚林冒着冷汗,咬牙道。
“各位,此言差矣!”
他大声地咆哮道:“我大清入关不过区区三年!三年前,这些包衣能够随军而战!”
“区区三载时间,难道就能让这些包衣提不动刀,拿不动枪吗”
“如今闯贼三路来犯!”
“陕甘、中原、江南,处处告急!”
“皇父摄政王的手中已经没有兵马了!”
“我大清已经没有兵马了!”
“可在京城之中,哪一家王公府上没有几百丁壮家奴”
“而在北直各处,那一处八旗庄园中找不出几个能战包衣!”
“咱大清如今单是王爷就不下双指之数!”
“仅仅在各大王府中,就足以聚集数千精锐包衣!”
“而贝勒、贝子、固山、梅勒各府上少则数十,多则数百!”
“若是统一计算,仅仅只是奴才的粗略估计。”
“仅在京城之中,能够披甲上阵的包衣奴才便要以万计!”
“再算上北直各处的能战奴才们。”
“值此大清危难之际,数万能战之兵,就在咱们得眼前!”
“只要这几万包衣精锐能够成军!”
“便有希望挡住闯贼的这一波攻势!”
“咱大清便能保住江山!”
此言一出,一众满清王公瞬间哑口无言。
他们府上的包衣凑一凑的确是能够凑出一支大军来。
可主子的主子不是我的主子,奴才的奴才也不是咱大清的奴才啊!
要是他们把自己的包衣贡献出来了。
他们今年的收入可怎么办啊!
多尔衮看着眼前的一幕,虎目一扫。
淡淡地开口道:“诸位,你们都是我大清的奴才。”
“而你们这些奴才的奴才自然也是我大清的奴才。”
“现在大清有难,朝廷向你们借奴才一用。”
“又有何不可呢”
此言一出,一众满清王公们也是面露了为难之色。
让他们付出自己的利益去拯救大清。
这实在是很难办到。
不过虽然很难,但也未必不行。
因为这些满清王公还入关不久,并没有明朝勋贵那么腐朽。
在郑成功北伐南京之时。
顺治帝可以抽调侍卫、长史等等。
用各大王公府上的家丁,组建出了一支大军南下。
在三藩之乱时。
面对布尔尼的威胁。
康熙可以组织北京城中的数万包衣奴才。
编练出一支包衣军,往征蒙古。
在后面尚且如此。
此时此刻的,入关未久的满洲王公们又为何不能贡献出自己的奴才。
来为大清解了燃眉之急呢
礼亲王代善见状,率先开口道:“诸位,我大清已经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刚学士说得对,我大清的确需要包衣再次上阵。”
“才能挡住闯贼的攻势,保住咱大清的江山!”
“也只有保住了咱大清的江山,老夫和你们才能继续安享富贵!”
“我礼亲王府上的包衣,老夫现在就表个态。”
“凡是能够披甲上阵者,老夫一个不留!”
“亲自送他们去打闯贼!”
“老夫这么大,也要不了那么多人服侍。”
“礼亲王名下的商铺和田产,虽然让包衣经营,可以给老夫日进斗金。”
“但是大清要是完了。”
“老夫拿着钱又能有什么用呢”
此言一出,一众满清王公瞬间肃然起敬。
多尔衮见状也立马表示道:“礼亲王带头,我这个皇父摄政王又岂能落后”
“睿亲王府上的包衣,本王也一个不留!”